5月8日,中山大学与广东省生殖医院举行揭牌仪式,宣布双方合作共建“生殖流行病学联合实验室”及“中山大学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搭建融合教学、科研、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基地。
“对于高校而言,公共卫生教育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实践教学相对薄弱,医防融合不足,懂临床医学、精预防医学、会社会治理的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严重不足。”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琪表示,中山大学将大力支持共建生殖流行病学联合实验室和研究生实践基地,合作旨在针对学校公共卫生教学薄弱环节,合理整合利用资源,培育联合教学团队,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中的教育主体作用,补齐学校实践教学短板,同时加强科学研究合作,形成稳定长效的产教研融合机制,为培养高水平、专业化、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提供平台和机制保障。
揭牌仪式上,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巫小佳对广东省生殖医院近年来的高质量发展表示肯定,希望医院和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合作为契机,强强联合,互利共赢,探索更多、更新、更好的校院合作机制,产出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兼具的高水平成果,培养高水平、专业化、复合型医学人才,推动全省生殖健康事业再创佳绩、再攀高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殖周期的优质健康服务,为国家的人口发展贡献力量。
“这次合作是省生殖医院深化医研结合,提升医教协同,促进成果转化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尝试。”广东省生殖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观明表示,医院将用好丰富的生殖流行病学现场教学和科研资源,为合作提供丰富、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和环境,抓好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提升生殖医学水平、提高人口质量提供人才驱动。
广东省生殖医院副院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男性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欣宗介绍,2018年以来,医院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展生殖流行病学研究,初步形成稳定有效的产教融合机制。指导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完成毕业设计;指导本科生完成3项大创项目;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指导本科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获国家一等奖、银奖各1项,广东省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合作开展10余项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近三年发表48篇SCI论文。
本次合作共建生殖流行病学联合实验室,中山大学和省生殖医院将整合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男科学、辅助生殖医学等专业方向师资力量,组建科研团队,围绕生殖流行病学等研究方向开展教学和科研合作,形成稳定有效的产教融合机制。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夏敏教授表示,期待未来联合实验室和研究生实践基地能交出完美答卷回馈社会,为大湾区公共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揭牌仪式后,中山大学、省卫生健康委一行参观国家卫生健康委男性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人类精子库,广东省生殖医院近年来加大投入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男性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聚合了院士领衔、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团队,近年来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哈佛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建立科研合作关系,促进实验室的开放合作交流,接下来将积极与中山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工作,打造联合实验室示范平台,助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医学人才。(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春燕)